培训咨询电话037187097003

杜八联革命纪念馆红色教育基地

浏览量: 日期:2021-04-01 返回列表-->

“杜八联”位于济源市西南的黄河北岸,东起留庄,西至桐树岭,东西长约20华里,南北宽约18华里,辖萝坞、桥沟、泰山、祖师庙、毛岭、连地、马住、留庄8个行政村,40多个自然村,共计万余人口。这里山岭连绵,沟望纵横,地势险要,河清口、萝坞两个著名的黄河古渡,是南下中原、北上晋陕的重要通道,自古乃兵家必争之地。在漫长的新民主主义革命斗争中,我党领导的最早妇主主义革命斗中, “杜八联”先后涌现出杨廷桃、齐鸿斌、薛平山等141位革命烈土和杨伯、史向生、杨力勇等一大批高级干部。

杜八联革命纪念馆.jpg

社八联革命纪念馆原馆建于1998年,2001年被评为省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2015年,纪念馆在原址上重建。新纪念馆分为黄河怒、众志成城、浴血苦斗、河防堡垒、战旗高扬、洁气长存等6个展区,以图文资料记录了杜八联人民的辉煌业绩,全面展示了先烈们的丰功伟绩,生动再现了敢于斗争、善于斗争、百折不挠、前赴后继的杜八联革命精神。

杜八联革命纪念馆于2000年5月被公布为济源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2001年10月被中共河南省委宣传部公布为河南省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

1937年,杨伯笙、史向生在家乡杜八联,组建了中共济源县委领导的第一支群众武装——杜八联抗日自卫团。杨伯笙、史向生分任团长、副团长。1938年4月,中共晋豫特委和八路军晋豫边游击支队进驻邵原地区。杜八联、金六联等抗日武装200余人加入游击支队。1939年8月,中共济源县南县委在杜八联建立。杜八联沿黄北岸数十个村庄结成联防,形成了巩固的敌后抗战“小苏区”。抗日战争期间,杜八联人民同日军作战数百次;护送干部200余人渡过黄河;先后有4批1200多人(枪)成建制参加八路军。解放战争中,杜八联民兵同进犯的国民党军作战上百次,使其始终未能占领杜八联一寸土地。同时,他们还单独或配合主力部队攻打坡头寨,炸毁敌飞机,平息红枪会暴乱,为陈谢大军强渡黄河天险开路、护航,立下赫赫战功,被誉为攻不破的“河防堡垒”。1947年2月,太岳武委会通令嘉奖杜八联战斗英雄薛平华等人,杜八联荣获“保家保田,百战百胜”奖旗一面,晋冀鲁豫边区政府也授予杜八联“河防堡垒,翻身英雄”锦旗一面。据统计,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杜八联有141人为了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事业英勇牺牲。新中国成立后,杜八联民兵使用过的葫芦舟、石雷、榆木炮等革命文物及其战例沙盘模型被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博物馆收藏展出;他们创造的“联防战”,与地雷战、地道战一起被列为中国民兵的三大战法之一。

 

 


推荐阅读
课程安排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