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云山红色小道位于郑州市上街区南部,全长约4公里,主要设置了“入口形象展示区、五云山阻击战讲述、沿线红色信仰教学区、鏊子岗观景台、红色小道体验终点”等模块。是上街区党委领导打造的一座“有记忆、有温度、有活力”的开放式组织生活基地。
在抗日战争、解放战争中,八路军、解放军曾多次在此依据山川丘陵地形,挫败日本侵略军、国民党军队和地方顽匪势力,皮定均率领的豫西抗日独立支队就是其中一支队伍。革命先烈在这片红色的土地,为我们留下了理想信念的火种,上街区依托南部山区“阻击战、鏊子岗、古寨墙”等红色资源,结合党性教育与互动实践需求,打造了一处“有记忆、有温度、有活力”的开放式组织生活基地,这就是五云山“红色小道”。“红色小道”全长约4公里,主要设置了“入口形象展示区、五云山阻击战讲述、沿线红色信仰教学区、鏊子岗观景台、红色小道体验终点”等模块。
五云山阻击战
1944年,日军集结重兵,开始向正面战场河南进攻,皮定均组织豫西游击支队,强渡黄河,开辟豫西抗日根据地。在此期间,地下党员陈翔九利用当时的有利形势,组织一支有四五十人的自卫队,活动在五云山一带。皮定均司令员率领的豫西抗日独立支队将这支部队改编为汜水县抗日独立大队。这支队伍经常配合豫西抗日独立支队参加战斗,其中一次较大战役就是“五云山阻击战”。
战斗形势危急。1944年底,八路军主力西进至巩义、偃师一带执行任务,根据地只留下独立大队和民兵大队。汜水县城的日伪军得到消息,勾结盘踞在荥阳庙子皇姑寨的顽匪岳德功部,妄图南北夹击,一举吃掉根据地留下的抗日队伍。党组织得知情报后,立即组织青年干部帮助群众转移,并派出一分队严密监视皇姑寨岳德功部动向,同时抗日独立大队和民兵大队固守五云山,防止敌人南犯。
完美反击取胜。1945年1月的一天凌晨,日军中岛部纠合方子美部约500人偷袭五云山,他们做梦也没有想到,抗日独立大队早已织好了包围圈。当日伪军进入包围圈后,我军排枪齐发,雷石滚木横飞。直至天黑,日伪军发起的多次进攻均被击退,仓皇逃窜。此役,我阻击战士无一伤亡。当主力部队得知消息回师增援时,战斗已胜利结束。皮定均司令员为此向独立大队和民兵大队颁发了嘉奖令。
“五云山阻击战”规模不大,但是,在当时艰苦卓绝的斗争环境下,党员群众克服恶劣的生存环境、冒着生命危险,靠着坚定的信仰、灵活的战斗方式赢得了胜利,此役之胜来之不易。
鏊子岗上洒英魂
在五云山红色小道的一处观景平台上,能看到对面像鏊子一样的小山,名叫“鏊子岗”,当年五云山鏊子岗抗战指挥部旧址就设在此地。
1944年秋,皮定均部在五云山区创建抗日革命根据地,任命王和卿为荥汜抗日县政府第二抗日区政府区长,负责指导本片区约5个区干队100多人的抗日游击战。皮定钧司令当时经常到这里检查指导工作。
据亲历者王泰康回忆,当时以王和卿名义组织了三个游击队,继续巩固抗日根据地,和方子美顽匪开展斗争。据说王和卿战斗勇猛,带领军民多次给日本鬼子和土匪以沉重打击,是鬼子和匪团的“眼中钉”。
王和卿的家在东林子鏊子岗,此处地形复杂,易守难攻,进退方便,他就把区党部设在家里,接受当时设在荥阳刘河小寨的八路军驻地指挥部领导,秘密开展工作。但是,在日军和土匪的围剿下,王和卿的行踪还是暴露了,被叛徒出卖而牺牲,牺牲时刚刚四十岁。
高高寨墙护游击
走过五云山红色小道,会被一座古老的寨墙吸引。寨墙被老一辈的人称为“猪(朱)打圈”,因其始建于明朝朱姓皇帝,主要作用是防御外敌入侵。五云山寨墙分为里寨和外寨。李自成在此防御时曾复修了里寨,全长1375米,高10米、宽8米,寨墙上部每隔20米筑一寨垛,外边有射击孔,里面有隐蔽洞。全寨分别在东、西、南门和寨墙上建有4个炮台和4个石窑,石窑用来存放弹药物资。后来,随着农民起义队伍不断壮大,里寨已容纳不下日益增多的士兵,于是又用18天时间在里寨的东北方修建了1456米长的外寨。后来寨墙也被用作游击队战斗的隐蔽场所,发挥着易守难攻的作用。
“皮旅精神”
皮定均是安徽省六安市人,14岁参加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7岁加入中国共产党,参加了长征。抗日战争爆发后,率团转战于太行抗日前线,取得了节节胜利。1944年,日军集结重兵,开始向正面战场河南进攻,皮定均组织豫西游击支队,强渡黄河,开辟豫西抗日根据地。解放战争时期,1945年10月,豫西支队开赴中原军区,他带领部队粉碎了10倍于己的国民党军的围追堵截,胜利地完成党中央赋予的掩护全军区向西突围光荣任务。皮定均先后参加了孟良崮战役、淮海战役、渡江战役等,1952年9月参加抗美援朝战争,回国后,历任兰州军区司令员、福州军区司令员;1955年被授予中将军衔;1976年7月7日,亲临福建沿海前线视察指挥军事演习,因直升飞机失事以身殉职,终年62岁。
1969年4月“九大”期间,毛主席对皮定均说,“干革命就要有你们‘皮旅’那种不怕苦不怕死的精神。”“皮旅”的坚贞忠诚、不畏牺牲的红色精神,像火种一样留在了他曾战斗过的五云山。